索引号 | 640522001/2025-00039 | 文号 | 生成日期 | 2025-01-23 15:41:22 |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所属机构 | 海原县政府办 | 责任部门 | 海原县政府办 |
加快建设“四个示范县”,增强海原县经济活力。
生态美景入画来。
群众在闽宁科技园务工。
学校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马铃薯喜获丰收。
海原县第八届牛王大赛。
打造西北风电市场“桥头堡”。
2024年,海原县聚焦高质量发展,坚持抓好“四个统筹”,全面落实“四项重点任务”,精准发力做好企业、项目、产业、园区“四篇文章”,精打细算算好总量、存量、缺量“三笔细账”,全力以赴稳增长、惠民生、防风险,迈出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78亿元,增长6.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69亿元,增长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亿元,增长13.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4482元、15007元,分别增长6%、8.5%左右。
跑出追赶跨越加速度
突出项目为王、产业为要,海原县全力追赶跨越,扭转被动局面。奋力推进项目提速建设,实行项目审批“容缺+承诺”机制,全年开(复)工项目96个,完成投资56.35亿元。杨坊河治理等15个总投资6.23亿元的增发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项目均实现当年落地、当年开工、当年建成。累计上争资金67亿元,增长11.7%,总量及增速均位于全区前列。
奋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新增旱作高标准农田9.1万亩、高效节水灌溉10.9万亩,完成粮食种植110万亩,粮食总产量达24万吨,获得全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优秀等次。加快创建高端肉牛产业示范县,在全区率先出台“保母稳群”饲草补贴政策,累计投入1.66亿元支持肉牛产业稳定发展,全县肉牛存栏达15.3万头,引进“八合里”“左庭右院”等知名餐饮企业在海原县建设养殖基地,“海原牛杂”完成区级商标注册,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坚持绿色有机方向,投产运营首个锁鲜枸杞生产线,“海原小米”“海原马铃薯”入选“国字号”农产品目录。
奋力推进工业提效强链,充分发挥风光资源富集优势,开工建设龙源风电等项目,全县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240万千瓦,实现税收1.82亿元。做实企业培育,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协调解决难题20个,累计退减税费1.68亿元,发放各类企业奖补资金1386万元。投资2898万元建成闽宁科技园南区二期项目,新培育自治区创新型中小企业2家,规上工业总产值达30亿元,增长9.5%。
奋力推进服务业提档升级,抢抓消费品以旧换新机遇,实施汽车和家电以旧换新、家装厨卫“焕新”1.02万笔,带动消费8000万元,新培育限上服务业企业10家,获评2024年“浪宁夏·知味道”活动“美食传播奖”。成功举办牛王大赛等活动,农特产品线上销售额达1.5亿元,增长25%。打造精品旅游线路6条,全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增长10%以上。
擘画城乡建设新篇章
加快创建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县,统筹整合资金6.83亿元,实施项目36个,产业投入占比达67.69%。常态化开展“八必访”,消除风险146户608人。深化拓展闽宁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争取闽宁对口协作资金8600万元、华润帮扶资金3500万元,实施三河镇闽宁农业产业示范园等42个项目,帮扶成效更加显著。持续开展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修订完善148个行政村村规民约,举办全区“移风易俗宣传月”集中示范等活动,“零彩礼”“低彩礼”占比达59.3%。
加快城市更新,完成城中村改造258户,新开发商住小区5个46.13万平方米,改造提升老旧小区3个6.94万平方米,为1720户群众发放购房补贴2185.6万元,实现建筑业总产值7.26亿元,增长65.1%。建成投资1.37亿元的东西片区排水防涝工程,新建县城CNG供气工程,更新改造“四类管线”43.23公里,打造便民摊点10处140个,清洁取暖让3.5万户群众过上绿色暖冬。建成海城镇水洼村等1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高标准打造三河镇坪路闽宁示范村和贾塘乡黄坪华润希望乡村。银昆高速、S103线同心至海原段公路全线贯通,改造提升农村公路1424公里,优良中等路率由79.3%提升至85%以上。
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宁夏西华山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顺利通过国家成效评估。完成国土绿化23.58万亩,位居全区第二,森林覆盖率提高0.66个百分点,达到9.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65.7%。深化“四尘”同治,建成投资3043万元的南区燃煤锅炉烟气治理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2.9%,比2023年多4天。
强化“五水”共治,推进“六废”联治,实施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等项目,残膜回收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0%和93%。提升生态治理效能,关停机井286眼,减少地下水取水750万立方米左右,“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成果持续巩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2平方公里。
激活改革发展强引擎
海原县始终把改革作为高质量发展关键一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统筹其他各领域改革,创新创造的动力活力不断激发。重点改革取得突破,加快要素资源市场化改革,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1543亩,设立山林资源政府回购资金300万元,农村土地亩均流转价增长42.17%,林权类不动产登记发证量和历史遗留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问题化解量均居全区第一。
高效实施国家和自治区改革示范试点,建成投运西河灌区12万亩高效节灌,灌区6万余名群众告别靠天吃饭,旱涝保收、高产高质成为现实,西河灌区被水利部列为宁夏唯一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试点。
聚力国企改革和县区融合发展,加大对县属国有企业授权赋能和资源配置力度,支持文旅集团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推动肉牛集团资产总规模突破5亿元。宝中铁路海原东站扩能改造项目和西气东输三线天然气开口相继获批,实现县级火车站建设和管道天然气接通双突破。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自治区众创空间零的突破,全社会R&D经费投入增长138.8%,为历年之最。高质量实施小杂粮轻简化高效栽培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试点应用“牛脸识别”技术得到自治区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深海物联智能科技公司获得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初创组三等奖,海原县企业连续两年登上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台。
全面启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推行“周末不打烊”等服务,平均压减办理时限65%、办理环节75%,86%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新增经营主体3933户,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办件量均居全区第一。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成效监测评价考核为全国优秀等次,获评自治区电子商务产业效能目标考核优秀县、自治区提升农村公路质量服务乡村振兴三年攻坚行动示范县、自治区金融环境创建先进县、全区“放管服”改革三等奖,上榜“中国最美县域”。
办好增进福祉暖心事
海原县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高质量办结10件民生实事,民生支出达53.4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0%。社会保障更加扎实有力,大力开展“局长直播带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9万人、创收21.9亿元,有组织输出人数居全区第一,“海原司机”劳务品牌连续两年代表宁夏参展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打造东城、幸福等4个居家养老示范点,新增城乡低保3878人,发放各类救助资金4.4亿元。
投资2.2亿元改善提升海原县第一中学等55所学校基础设施,与区内外53所知名学校构建联合教学教研共同体,海原县职业技术学校荣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铜奖,海原县第二小学被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科学实验学校,全县高考本科上线率达45.69%,增长10.26%。
完成投资近1亿元的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建成区市重点专科17个,国家推荐标准乡镇卫生院达到7家,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表扬。2024年百姓春晚入选国家公共文化云展示项目,海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业孵化基地和三河镇文宝民俗文化中心入选“全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发放金融“崇军贷”258笔2515万元,海原县人武部荣获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投入安全保障资金3.36亿元,增长5%。成立专业森林草原救援队伍,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终端实现重点场所全覆盖,完成第一批地质灾害避险搬迁10户44人,食品药品安全连续10年“零事故”,高水平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创建,宗教依法治理水平明显提升。
积极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政府债务连续6年保持在绿色区间。持续推进全民反诈行动,破获全区首例非法采挖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案,全面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及犯罪防治,刑事立案、电诈案件分别下降40%、17%,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持续走在全区前列。
提升政府运转高质效
全面落实政府党组会、常务会“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法治建设扎实推进,与西北政法大学共建法治政府建设研究基地,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100%,行政诉讼败诉案件下降75%,海原县自然资源局获评“全国自然资源执法查处案卷评查优秀案卷办案单位”。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2件、政协提案建议46件。
持续提升政府执行力,建立政府班子成员月初集中“四下基层”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府工作“周计划、日安排”、经济运行“一周一调度、半月一分析”等机制,政府常务会议定期梳理部署阶段性重点工作,政府系统干事创业精气神大幅提振。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政府党组会议专题研究推进政府系统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压减一般性支出391万元,“三公”经费和“三项费用”实现双下降,预算绩效管理连续两年被自治区财政厅评为优秀等次。
2025年,海原县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加快构建体现海原县优势、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抓紧抓实中卫市“大规划、大基地、大融合、大发展”重点工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加大发展、安全、生态、民生等统筹力度,合力打好“六个攻坚战”,坚决守牢“四个底线”,加快建设“四个示范县”,着力实现“五个新突破”,圆满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