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海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登录个人中心 无障碍阅读 长者版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新闻中心 网上办事 政民互动 走进海原
统计分析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十三五”期间海原县牛产业实现五突破形成“6+1”发展体系

索引号 640522023/2021-00020 文号 第9期 生成日期 2021-03-08 17:02:2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所属机构 海原县统计局 责任部门 海原县统计局


十三五”期间,海原县抢抓自治区重点产业政策机遇,打造全国肉牛产业体系“一县一业”示范县,将牛产业定位为海原县主要发展产业,牛产业在规模化、现代化等方面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如今,牛产业已成为优化产业结构、助农增收致富,“十四五”期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

一、牛产业发展实现五个突破

()存栏量翻倍,规模户增加,实现引进大型龙头企业的突破。2020年海原县主要畜禽监测调查数据显示(以后简称“监测数据”):2020年底,牛存栏达到9.5万头,5年间增长109.6%,年均增长16.0%。特别是在201712月份前后,随着广东等外省城市商贩的前来采购,肉牛跨省销售情况增加,对肉牛的总需求增长,需求拉动和饲喂成本上涨两方面作用,牛肉价格开始不断上涨,养殖效益逐渐扩大,养殖规模不断壮大。此外,海原县政府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振兴政策,借力脱贫攻坚政策,制定了《海原县肉牛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3),抢抓华润集团帮扶海原有利时机,按照“龙头带动、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农户扩规”的思路,强力推进肉牛产业发展。市场和政府两大动力,推动海原县牛养殖产业扩大规模的速度“跑起来”,2018年和2020年的存栏增幅分别达到了35.8%21.5%,成效明显。如图1所示:

  

  图海原县“十三五”时期牛养殖情况图  单位:头、吨

从海原县农牧局了解到,2020年末,全县有50头以上养牛场110,千头示范村11个、万头养牛乡镇5,规模场227,养牛户2.6万户。“十三五”期间,养牛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由2015年的97家增加到2020年的207(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26家、肉牛养殖家庭农场181)。养牛企业由2015年的空白增加到现在的6,其中,华润集团公司和海原县新希望牧业公司分别成为海原县肉牛、奶牛产业的龙头企业。

()牛肉产量大幅增长,实现屠宰、精深加工方面的突破。据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末,牛出栏达到5.3万头,5年间增长60.1%,年均增长9.9%。牛肉产量达到8361,5年间增长67.0%,年均增长10.8%。如图1所示。

在肉牛屠宰上,建成了海原老城区屠宰加厂。在肉牛精深加工上,由华润集团全额投资的年精深加工6万头高端肉牛生产线项目已投产,一期肉牛屠宰、分割、速冻、熟食加工等生产线已余于2020年投入运营。

()养殖效益可观,实现品牌打造的突破。据监测数据显示:肉牛平均毛重价格从2015年的25.5/公斤涨到2020年的35.5/公斤,增长39.2%,年均增长6.8%。价格因素拉动养殖效益扩大明显,据海原县红古牛场马场长反映,2019年和2020年是近几年来养殖收益最好的年份,经他简单估算,2019-2020,养的好的情况下,一头牛的利润在5000元以上,利润率达到25%以上。2020年末,受架子牛和饲料价格不断上涨的影响,养殖利润受到挤压,有所减少,但以当前的牛肉价格预估,养殖利润在3000元以上,利润率大致在15%以上,仍然较为可观。

十三五”期间,海原县借助华润市场营销平台和“西海固”区域公用品牌优势,全力促推海原高端肉牛产品进入香港及长三角、珠三角市场,提升海原高端肉牛市场知名度。成功举办了五届高端肉牛大赛,充分展现了海原草畜产业发展及农民丰收成果,积极推进全县高端肉牛产业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进程,提升宁夏西海固高端肉牛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和社会知名度。

()养殖条件有效改善,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的突破。一是受近年来政府对棚圈标准化建设补贴政策的引导,大部分养殖户翻新和新建了棚圈,棚圈建设更加科学,新棚圈不仅面积扩大,而且从喂养便捷性、通风保暖性等方面设计的更加科学高效。同时,圈舍清净程度提高。二是受政府对铡草机等大型养殖用机械的购机补贴政策引导,养殖机械化水平提高,有力的助推规模化水平提升。“十三五”期间,养殖基础设施和环境改善明显,科技含量提升,实现养殖业步入现代化发展水平。

()产业发展规划更趋科学完善,实现全产业链全面发展的突破。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海原县立足牛产业的长远发展,出台优化产业结构政策,就牛产业链发展全部环节,形成肉牛产业“6+1”体系。一是立足长远发展,完善组织构建。按照“县有集团、乡有工作站、村有合作社”思路,成立肉牛产业发展集团,组建17个乡级工作站、57个村级专业合作社,形成了“集团跑市场、乡村抓种养”的产业发展格局。成立肉牛产业专班,修编肉牛产业发展规划,确立发展方向。二是立足产业布局,健全保障机制。制定牛产业发展扶持政策31,设立牛产业发展基金,建立“村级合作社+肉牛托管代养”机制,解决了贫困村村集体收入问题。接续实施见犊补母、规模养殖场等扶持项目,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政策保障。三是立足产业链全面发展,形成“6+1”产业体系。夯实基础母牛扩繁体系。以华润公司为依托,建成肉牛繁育场3个。做实品种改良体系。组织国家肉牛专家对良种牛繁育中心项目进行了论证,确定肉牛良种繁育路径。健全饲草料供应体系。引入宁夏大田新天地公司,建成李旺饲草配送中心,全县饲草料加工配送中心累计达到3个。建设乡、村、组三级饲草料配送体系,实现了饲草丰缺调剂,解决了因饲草分布不均造成的饲草短缺问题。强化科技服务与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政校企”深度合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润公司合作建成西海固高端牛产业研究院。主要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技术产品开发、新型农民培训、发展模式探索、成果转化示范、产业技术服务等六大服务,从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畜牧技术服务等方面培训乡村实用人才,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筑牢疫病防控体系。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方式,选聘动物防疫员160,实现网格化精准服务与管理。建设“530”综合畜牧科技服务点24,建成县级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和疫情报告信息化平台。深化牛肉精深加工与品牌营销体系。建成华润五丰和老城区2家屠宰厂,全部投入生产,老城区活畜市场完成主体工程;成功举办五届高端肉牛大赛。加快金融支持体系建设。与黄河农村商业银行签订三年授信30亿元合作协议,拓展完善“基础母牛+银行”模式,延长产业链,推动牛产业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牛产品销售方面有待精心打造。海原县肉牛品牌打造时间短,新销路的销售规模还在较低水平。据大多数养殖户反映,2020年县内购进架子牛量大,未来可能出现扎堆上市,仅本地消费,消费能力有限,担心未来需求不足,导致牛价不稳,希望销售渠道能更加畅通,解决养牛的后顾之忧。同时,大型养殖户经过自己摸索发现,区外地区对海原县肉类认可度低,无法信任肉的品质,养殖户希望政府尽快将海原县肉类高品质的特色大力宣传,打响品牌。

()养殖户对养殖技术的需求高,但主动学习能力低。要表现在,在畜产品的饲料配比、生育繁殖方面,虽然养殖户对这类技术的需求高,但主动学习的能力不足,用功不足,有待政府部门的大力引导。

()对技术型人才的涵养不足。目前海原县大力发展养殖业,兽医,动物营养师类的职业人才匮乏,因海原县县域环境限制,很难留住人才。

()粪污处理急需解决。随着养殖规模不断的扩大,养殖粪污产量也在翻倍增长,散养户的情况表现突出,生产场所面积有限,处理办法尚未改进,常规的粪污堆肥还田的方式已经不能解决粪污的大量增加,需要尽快找到适合的解决办法。

三、意见建议

()畅通销路是第一要务。建议政府部门在“十四五”时期,能从扩大品牌效应、建立流通渠道、细分产品种类、壮大销售规模等营销方面精心做工作。推动海原县肉牛销售量提升的同时,帮助牛产品溢价增加,销路更加稳定和畅通。

()加强养殖技术普及和指导。建议农牧部门加强有关饲料配比和繁殖方面技术的培训力度和广度,不断提升养殖户的整体养殖技术水平,降低全县牛养殖成本,从成本方面增强产品竞争力。

()提升人才涵养能力。建议政府从职称、培训等方面入手,提升对技术型人才的涵养能力。

()提升粪污处理的科技化水平。海原县是养殖业大县,各乡镇都存在粪污产量大的情况,建议政府鼓励规模场进行畜禽粪便堆制腐熟的同时,选取合适的场地,结合村集体经济,尝试招商,建立专门的粪污处理厂,进行有机肥的生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 国家及部委网站 各省区市政府网站 自治区各部门网站 宁夏各市县政府网站 中卫市各部门网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