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640522008/2020-00118 | 文号 | 生成日期 | 2020-05-22 09:01:02 |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所属机构 | 海原县住建局 | 责任部门 | 海原县住建局 |
潮湿、漏雨、墙体裂缝、地基下陷……“中国百姓有一句老话,安得广厦千万间!在扶贫攻坚的战役中,危窑危房改造是‘两不愁三保障’最难啃的骨头”,中卫市委书记何健语气凝重。是修、是拆、是建还是迁?住的问题涉及农村基层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全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数万座土坯危房,中卫决意向“危窑危房”彻底宣战。
“给家里男娃在城里买了楼房,如果政府没有政策,俺们老两口住这样的土坯房不知还要住多久?”沙坡头区凯歌村张秉文老汉说话直来直去。旁边55岁的村民张宏伟接过话茬儿:“我跟你想的就不一样,既然政府给补贴几万元我就搬到城里娃子家住去!”
不管老百姓怎么想,这样的危窑危房要坚决彻底地消灭掉。经过反复排查,确定全市两县一区6万多户群众住的危窑危房需要拆除和改造。“在西北内陆地区搞危窑危房改造,不同于修建饮水工程和道路建设,那些事儿只要钱筹措到位就好办,由于涉及到人的居家最敏感环节,至此这项工程庞杂且具体”,中卫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杨和告诉记者:三年来,中卫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按照农户自建、政府统建、企业助建、单位帮建“四类建设方式”,已兑付补贴资金9.03亿元,组织各相关部门、各乡镇协同配合,全力做好政策、土地、资金、服务等要素保障,合力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书记,你来俺家次数太多了。我不是说了吗,房子再破我也不离开这里……”中宁县鸣沙镇薛营子村80岁的柳洪万高声喊着。身边年轻的镇党委书记张学海低声说:“你看,尽管危房改造是好事,可是基层百姓想法不一样,自身条件状况也不一样,工作量可想而知”。接着,张学海着介绍道:全镇8个村,5957户,2.5万人,经排查1411户的住房需要搬迁或改造。2010年至2016年,全镇累计改造危房88户,去年改造381户,今年任务是942户必须全部“清零”改造搬迁完毕。
看来今年搬迁改造是去过三年的量,房子改造的标准是什么?钱从哪来?补贴政策如何细化的?面对记者一连串的问题,自治区危窑危房改造督导组成员张志刚把记者带到一处危房改造工地:“向上看!都要按照这个标准修建,即上下悬梁必须是符合抗震构造的。今年危窑危房改造项目资金还是‘三个一’即国家拨一部分、自治区补一部分、各市县配套一部分。老百姓得到的补贴肯定是分类实施了,中宁、海原和沙坡区基本一致。即普通户补2.5万,建档立卡户补4万,低保户、重残和极度贫困户补4.5万”。
既然群众对危房改造诉求不同,能否分类实施呢?“当然是多种渠道推进了!”见记者穷追不舍鸣沙镇党委书记张学海有板有眼地回答说:“第一类,前两年拆完的140套危房不建房,做宅基地,农户要确权后颁发宅基地证;第二类对少数无能力改造建房的,去年与市住建局协调20多户名额,这些农户按住公祖房标准交纳租金即可;第三类个别建档立卡户,一点经济实力都没有(全镇目前只有5户)政府盖房这样的农户每月交500元即可入住等等”。
见有记者采访,一位老大爷主动走过来:“记者妹妹到我家这边来!看见没有?政府除了给我们建新房,上下水、村路和路灯也给弄好了,房前屋后地还帮着种花种草,听说下个月还要给家里建厕所呢,真的不错!”后来才知道这位老大爷是长滩村72岁的王根喜。
眼见得交通闭塞处一间间土坯房轰然倒掉,偏远山村里的一幢幢危房焕然一新。“为了实现全市危窑危房‘清零’今年对其拆迁和改造量是前三年的总和”,中卫市李晓波市长递过来厚厚几页纸:近几年我们牢固树立“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工作理念,2016年至2019年,全市累计拆除危窑危房27173户(建档立卡户2240户),改造危窑危房33249户(建档立卡户13523户),累计搬迁23751户10337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