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海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登录个人中心 无障碍阅读 长者版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新闻中心 网上办事 政民互动 走进海原
发展规划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发展规划

海原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

索引号 640522002/2024-00026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9-18 17:40:3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所属机构 海原县发改局 责任部门 海原县发改局

    2023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区市县党代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建四个示范县为目标,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积极应对前所未有的经济下行压力,埋头苦干,攻坚克难,经济社会保持了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202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56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4亿元,同比增长10%;第二产业增加值22.2亿元,同比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63.32亿元,同比增长8.8%。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18.0:27.2:54.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7%;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94亿元,同比增长1.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2530元、13831元,分别增长5%、8.5%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单位GDP能耗降幅和主要污染物消减量均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区市下达指标内。

(二)乡村振兴稳步拓展。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围绕创建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县”目标任务,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成果,实现动态清零。围绕“一主四特”产业和乡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全年整合资金6.83亿元,实施产业发展、乡村基础设施等1288个项目,带动脱贫群众产业收入大幅提升。有序推进乡村建设,实施“一村一年一事”事项148项。突出开展“五清一改一绿化”,完成户厕改造3300座,建成李旺镇、郑旗乡污水处理站,村庄绿化1.32万亩,打造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14个,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扎实推进“六大提升行动”,强化技能培训,深入挖掘生产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长潜力,及时兑付政策性补贴,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16483元,同比增长16.5%。

(三)农业经济基础稳固。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年完成粮食种植面积115.7万亩,完成率104.3%,预计全年粮食产量达到23.4万吨。进一步做优做强一主四特产业,围绕创建高端肉牛产业示范县目标,建成一批肉牛标准化养殖示范户300户、示范场30个,全县肉牛存栏达15.8万头、预计全年出栏7.5万头。滩羊养殖“300”模式家庭牧场10个,滩羊存栏达55万只。完成马铃薯种植28.5万亩,产量达29.9万吨,建设马铃薯标准化示范基地20万亩;完成小杂粮种植33.5万亩,产量达2.7万吨,建设小杂粮标准化示范基地5个;种植瓜菜15万亩,标准化基地达到2.3万亩;枸杞种植面积达3.2万亩,产量达5700吨。全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同比增长7.3%

(四)工业经济支撑有力。以实施工业倍增行动为抓手,按照自治区六新产业布局,依托闽宁科技园和海兴开发区农副产品加工园区两个平台,围绕新能源及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轻工纺织三大主导产业。建成中车(海原)储能电池生产基地电池舱生产、肉牛精深加工等项目。开工建设闽宁科技园(南区)项目。引进芯卡智能卡标签中料制造、鹭杉服装加工、户外纺织用品加工等3家劳动密集型企业,闽宁科技园入驻企业达到7,园区工业产值预计达到1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县本级财政R&D投入1534万元,同比增长13.6%,兑付科技创新奖补资金208.5万元。

(五)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培育入统企业和大个体6家。发放各类消费券17万余张,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12次,带动消费3亿元以上建成9个商业体系项目和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智慧分拣中心等项目,打造格兰丽都、柳荫路等2个特色街区。预计全年线上线下消费帮扶销售额3.3亿元建成宁夏(海原)梦驼铃数字经济园区,注册海原籍司机1.14万人,实现运输业收入1.68亿元。全县货运企业达到90家,在册货运汽车达到1.1万辆,预计实现交通运输业产值16亿元。实施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行动,关桥村、方堡村、盖牌村被评为宁夏特色旅游村,全年接待游客136.9万人次,同比增长73.5%;经营性收入2763.2万元,同比增长30.3%。全年房地产销售面积20.3万平米,销售额9亿元,发放购房补贴30.1万元。

(六)精准投资持续发力。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充分发挥项目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以项目五比活动为抓手,扎实开展扩大有效投资巩固提升年活动,全年实施各类项目112个,产业发展方面,投资5.5亿元重点实施了高标准农田、中国(宁夏)良种牛繁育中心和科研基地、肉牛精深加工、西河中型灌区现代高效节水农业等21项目;基础设施方面,投资31.6亿元重点实施了同海公路升级改造、县城路网升级改造、中部干旱带西安供水水源工程、2023年改建村组硬化路45个项目;生态环保方面,投资2.1亿元重点实施了宁夏南部生态保护修复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南华山2023年人工促进生态修复等11个项目;社会事业方面,投资5.56亿元重点实施了海原六中、海原九小、公共实训基地、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中心敬老院养护楼等24个项目;工业商贸及新能源方面,投资12.9亿元重点实施了华润金桥湾100兆瓦光伏发电、华润200MW/400MWh共享储能电站、赫迪新能源装备制造及物流等11个项目,有力推动海原县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

(七)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围绕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目标任务,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扎实开展四尘同治全县优良天数达标率92%PM10PM2.5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目标全县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获评2022年度自治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优秀等次扎实开展五水共治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水质均达到III类标准,达标率100%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24.3%。扎实开展六废联治,全面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100%、畜禽粪污利用率95%,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减量化、资源化率32%扎实开展国土绿化,完成林草建设27.35万亩,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达到8.84%65.7%,全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64.6%

(八)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提升城镇品质,全面完成政府南北街、康平路提级改造,县城东片区防洪排涝、供热管网、公共停车场等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200户棚户区及图书馆老旧小区改造,闽宁华府二期、明珠南华府等小区基本建成。完成口袋公园地震遗址等片区植绿增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28.9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6.8%。完成李旺镇高标准重点小城镇2023年建设任务,建设14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完成危房及抗震宜居农房改造379户。全县148个行政村的生活垃圾基本得到了治理。海平高速、S205线(小河至关庄段)建成通车,升级改造国省干线174公里,建设村组道路52.97公里,开通海原至海兴开发区2元公交线路,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100%

(九)民生福祉显著提升。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建海兴二中(二期三期)、七幼等项目,新增学位3720个。建成兴海中学扩建、三河中学宿舍楼、李旺镇新塬幼儿园教学楼等项目;完成65个教学点维修改造;全面落实学前至高中阶段各类惠民政策,发放助学金2499万元,惠及学生43413人次。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助推乡村振兴,开展各类演出400余场次,放映农村数字电影2243场次,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免费开放图书馆、非遗博物馆、地震博物馆等场馆,接待20万人次。完善华润希望小镇等景点的基础设施,开展关桥梨花节等乡村文化旅游节事活动,接待游客突破15万人次,推动文化旅游产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实体化运行,扎实开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改革,逐步实现DRG/DIP付费方式全覆盖,门诊患者人均诊疗费、住院患者人均住院费分别同比下降7.4%7.74%。建成老城区社区服务中心、李旺卫生院扩建工程,医疗卫生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社会保障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全县转移就业10.8万人,创收19.8亿元。培育创业实体531个,组织各类就业培训2458人次,创造新岗位1204个,新增城镇就业1619人。全面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全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以上持续优化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群体和残疾人保障正常额,高质量完成低保扩围增效,发放救助资金3.5亿元,开展未成年儿童保护各类关爱活动263场次,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在村居实现全覆盖。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四次全会部署,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各类问题隐患整改率99.5%。成功创建4国家民族团结示范单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创建取得新成效。

(十)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和水资源消耗总量及强度双控制度,农业灌溉用水权代管协议签订完成率100%;流转土地21.87万亩,村庄规划应编尽编,处置闲置和批而未供土地8177亩,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核发排污许可证48张,企业自主排污备案455新建企业竟得排污权指标6完成排污权交易936万元,完成中卫市首笔排污权抵押贷款;全面开展439.57万亩林草湿山林地资源登记发证工作林权类不动产登记信息录入3.46万宗,设立回购基金300万元;910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政务服务平台,精简申请材料32%,压缩办理时限66%,减少审批环节47%互联网+监管覆盖79.84%,荣获全区放管服改革三等奖。扎实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成屡禁不止、屡罚不改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工作。全力推进质量强县建设,积蓄品牌强县动能。

总体来看,2023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承压前行,保持了持续回稳向好的发展态势,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还不够优化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层次还不高。二是项目储备不足,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三是民生事业仍存在短板弱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务繁重等等

综合判断,2024年机遇和挑战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但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多于困难。全县上下要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紧紧抓住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战略机遇期、政策叠加的红利释放期、发展动能的加速转换期、风险化解的重要窗口期,依托海原区位优势、农业优质、生态优良、资源禀赋优异集聚;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优势明显;海兴开发区资源盘活空间大、潜力足;全县负债低、压力小等多重优势,夯实的基础,保持的态势,落实的要求,展现的作为,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全面推动2024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及重点

202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承上启下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 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县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发展和环保、发展和民生,加快建设四个示范县,确保实现三个高于目标,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海原篇章。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10%

主要约束性指标: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节能降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区市下达任务;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22以内。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狠抓项目建设,强带动促提速

高站位谋划项目。紧盯国家政策导向、资金投向,围绕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升级、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聚焦高质量发展和培育经济新动能,适度超前谋划论证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带动支撑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年推动谋划储备的125个年度计划投资110亿元的项目年内开工建设。力争环县至海原至中川铁路、中卫至海原至西吉高速公路、海原通用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列入国家中长期规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菜园新石器文化保护与传承、疾控中心等项目纳入国家和自治区投资计划盘子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梯次格局。

高效率推进项目。持续开展五比活动,严格落实领导包抓机制,逐一靠实用地、用水、用能、资金等要素保障,规范落实项目联审联批,全过程动态监管立项招标、施工监理、完工验收,确保项目程序规范、资金安全、质量达标。一季度开(复)工建设高标准农田、西河中型灌区现代高效节水农业、金海名庭小区、海同公路、宁南医院门急诊医技综合楼等42个项目,确保首季开门红二三季度开工建设苋麻河水库除险加固、杨坊河治理、利民老旧小区改造、保租房等83个项目。加快推进宝中铁路扩能改造、省道205线中卫至下小河段公路海原段、县城西片区排水防涝等投资体量大的项目,全力以赴抓项目稳投资增动能。

高质量招引项目。坚持以四千精神大抓招商引资,依托两个平台,围绕县域一体化和国有企业改革两个突破,瞄准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开展以商招商、以情招商、全民招商、产业链招商,紧盯中车储能二期、宝泰包装材料、贵丰铜杆加工等重点招商项目,强化服务保障,推动项目落地,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30亿元以上,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积蓄后劲、拓展空间。

(二)巩固拓展成果,强弱项守底线

巩固脱贫成果防返贫。按照两个高于目标,严格把控纳入、帮扶和退出三个环节,紧盯三类重点人群,做好动态监测帮扶,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落实产业补贴、雨露计划富民贷等政策,加大金融支持产业振兴、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力度,持续提升农民收入,力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5%以上。

夯实发展基础促振兴。发挥农村集体经济和家庭经济的作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提高乡村产业化水平,加大衔接资金支持产业力度,整合涉农资金6.85亿元,发挥闽宁帮扶、华润帮扶机制优势,建设乡村基础设施补短板、移民产业及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等项目,积极争取以工代赈资金,夯实乡村产业发展基础

推进乡村建设提质效。加快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开展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集中打造1-2个闽宁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第3个华润希望乡村项目,继续加大水、电、路、讯、网等基础设施以及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力度,全面提升乡村基础设施水平。

(三)培育壮大产业,延链条提质效

加快农业提档升级。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落实粮食种植面积111万亩。围绕创建高端肉牛产业示范县目标任务,全力扩牛稳羊,新建5个肉牛标准化示范养殖场,创建2个养殖示范乡镇,年生产胚胎1000枚、优质冻精200万剂,做大做响种子牛繁育品牌,提升肉牛良种率,加大补栏力度,全县牛饲养量达到25万头。建设滩羊养殖“300”模式家庭牧场8个。打造20万亩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建设5个小杂粮标准化示范基地,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6万亩瓜菜生产基地,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枸杞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

力促工业提速增量。围绕新能源装备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轻工纺织等产业领域,建成闽宁科技园(南区)、肉牛精深加工四期等项目,盘活利用华创风能现有资产,实现中车储能电池生产线扩能,扎实推进海润发新能源有限公司与华润电力合作开发新能源,加快建设华电老旧风机以大代小等容改造、华润新能源19万千瓦光伏、龙源新能源100万千瓦风电、330KVA升压站等项目,实现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推动海润肉食品加工、芯卡智能卡入规,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梯次培育壮大民营企业,建立完善小升规”“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等企业培育库,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1家。

推进三产提质扩容。落实自治区恢复和扩大消费22条措施,持续挖掘消费潜力,扩大休闲康养、文化旅游、家具家电等商品消费,激发本地消费,吸引外来消费。加快县域内商业体系和乡级商贸中心建设,培育限上商贸企业2家、大个体4家。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全年旺。充分发掘天都山石窟景区游,牛王谷乡村休闲游,关桥村红色教育游等旅游资源,做好旅游+文章,做靓文化旅游业。围绕强融合、促提升,发挥梦驼铃数字经济园区龙头作用,增加运输业产值。

(四)坚持生态优先,添绿色靓底色

统筹生态保护开发。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全面打响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治理河道沟道3.6公里,新建大型淤地坝2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3平方公里。加快实施宁夏南部生态保护修复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宁夏中卫市黄河流域规模化防沙治沙2023年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等项目,全面提升南华山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绿化国土面积8.68万亩,修复草原1.5万亩,力争森林覆盖率提升到9.5%以上,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65.7%

加强污染防控治理。紧盯PM2.5PM10和优良天数等指标,确保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0%以上。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关庄等3个乡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水源地水质均达到III类及以上标准。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和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强化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防治措施,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化肥利用率达到43%以上,农药利用率达到42%以上,农用残膜资源利用率达到9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禁止两高一低项目进入,坚决不上环保不达标项目。坚持和完善能耗双控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把环境质量底线、严控资源利用上线。实施重点领域节能工程,积极鼓励企业开展屋顶分布式光伏等节能降碳改造,推广节能低碳运输工具,实施冬季清洁取暖项目,推进既有农房建筑节能改造,能耗双控指标完成区市下达任务。

(五)推动城乡融合,夯基础促发展

加快县区融合实现快速发展。以建设百亿级工业园区为目标,聚焦招商引资、产业发展主责主业,围绕一园三区块加快实施海兴天然气CNG储配站及管网建设、海兴第二污水处理厂、职业技术学校艺术综合楼及风雨操场、宁南医院门急诊医技综合楼等项目,把海兴开发区打造成为宁夏新能源装备制造样板区、宁夏高端牛肉全产业链引领区、宁夏绿色园区示范区。

完善市政设施提升县城品位。以创建文明县城为契机,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推进政府街、建设路、东城路等沿街外立面市政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改造农副公司小区、利民小区等3个老旧小区,加快城市供热管网改造、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保租房等项目建设。合理布局建设停车场、城区排水防涝、充电桩、城市书房、健身步道等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供排水、供电、供气、供热、消防、安防、生活垃圾分类等城市功能,城市品质及形象提档升级。

补齐乡村短板打造宜居家园。扎实推进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采暖用能、住房安全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新建高标准重点镇1个、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2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17个,新(改)建农村公路539公里,村组硬化路50公里、生产砂砾路50公里。实施1.25万户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继续实施危房改造及抗震宜居农房改造,实施移民点产业及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美丽乡村成效逐步显现。

(六)着力改善民生,强保障增福祉

提高教育质量。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建设第九小学、第七幼儿园等项目,建成海兴二中、第八幼儿园等项目。持续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安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高教育多样特色、职业教育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抓实师德师风建设工程,落实双减政策,确保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3%100%95%

建设健康海原。支持宁南医院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级乙等医院,力争中医阁达到30家、五星级卫生室占比达到30%以上、国家基本标准乡镇卫生院实现全覆盖、国家推荐标准乡镇卫生院达到40%以上,纵深推进健康海原”16项专项行动及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十大工程,力争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8.31%。通过自治区级卫生县城复审,切实推进国家卫生县城创建。

提升文明程度。推动文化旅游+”新业态深度融合发展,升级5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大院,新建一批基层文化设施。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不少于2100场次。实施祁家堡子修缮等6个项目,争取菜园新石器文化保护与传承等项目列入国家重大项目库。

优化服务供给。实施海原县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提供“10+N”专项服务,力争转移就业9万人以上,创收19亿元以上。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000万元以上。紧盯兜底保障、社会救助等9项重点任务,健全完善各项服务体系,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切实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扎实开展双拥共建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征缴、参保扩面工作,医疗、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率和退役军人接收安置率均达到100%

(七)持续深化改革,解难题激活力

加快推进六权改革。全面落实四水四定管控指标方案,巩固提升用水权改革成果,推动水资源高效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用地规划管控,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促进产业集约高效用地,有效盘活土地资源,有序开展山林权交易;积极引导企业技术改造,降污减排,开展富裕排污量入市交易;稳步推进用能权、碳排放权改革。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便民利企,全面推行帮办代办,实现更多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加快诚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保证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公平竞争。

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深化金融投资、财税体制等领域改革,巩固拓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加强科技创新赋能,力争全社会R&D经费投入增长20%,县级财政科技研发投入增长10%

(八)树牢底线思维,保稳定促和谐

夯实发展安全基础。统筹发展和安全,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深入贯彻自治区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对标1+37+8系列文件要求及年度重点任务,启动本质安全建设三年行动,严防严查严治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燃气、消防等领域风险隐患,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进一步强化项目资金管理,坚决杜绝新增隐性债务发生,稳妥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物资管理,做好粮食、能源等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保供。

筑牢社会稳定基础。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巩固深化扫黑除恶斗争成果,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规范提升信访服务水平,健全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机制。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营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氛围。

蓝图绘就,正当乘风破浪;任重道远,更须策马扬鞭。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力谱写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 国家及部委网站 各省区市政府网站 自治区各部门网站 宁夏各市县政府网站 中卫市各部门网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