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海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登录个人中心 无障碍阅读 长者版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新闻中心 网上办事 政民互动 走进海原
发展规划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发展规划

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原县推进“互联网+教育”建设规划(2018—2022年)的通知

索引号 640522001/2019-00098 文号 生成日期 2019-05-27 16:37:3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所属机构 海原县政府办 责任部门 海原县政府办

海政发〔201953


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原县推进“互联网+教育”建设规划2018—2022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甘盐池管委会、海城街道办,政府各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

《海原县推进“互联网+教育”建设规划(2018—2022年)》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抓好落实



                    海原县人民政府      

                       2019527      

(此件公开发布

海原县推进“互联网+教育”建设规划

2018—2022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自治区教育大会精神以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规划(2018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任务要求和《海原县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工作安排,有序推进海原县“互联网+教育”建设,改善和优化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网络信息化服务条件与应用环境,培养广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教师学生信息素养发展水平,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和自治区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中卫市和海原县党代会的重要部署和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需求导向、应用驱动、统筹推进、融合创新,构建“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新型教育形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育服务方式,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全面提升网络信息技术支撑海原县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面向未来,育人为本。按照新时代人力资源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将落实立德树人任务融入到“互联网+教育”各领域,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努力为每一名学生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网络信息环境和服务支持条件。

坚持统筹规划,有序推进。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特点,厘清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发展实际和信息化建设水平,统筹做好“互联网+教育”建设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强化标准建设和推广应用,明确发展重点,坚持分类指导、有序推进,鼓励形成特色。

坚持应用驱动,共建共享。以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为导向,开发应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构建绿色健康的信息化学习和教学环境,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开放合作机制。

坚持深度融合,引领创新。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互联网+教育”思维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

(三)建设目标。以实现“三全两高一大”为总体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十教育”大平台),确定了“3+5+20”的建设推动工作思路(即三个优先发展、五项目标任务、二十项建设内容),通过优先示范“互联网+”党建思政与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家长群体教育和校园教育教学全面融合创新的新局面。优先推进宁夏教育云的共享融合创新,全面对接大平台,贯彻国家信息化2.0行动计划,落实教师、学生信息化素养提升。优先发展资源公平配置,贯彻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扩大共享规模,提升贫困县区教育获得和教育质量,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区域均衡发展的教育格局。2020年,网络信息技术支持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基本达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形态基本形成,网络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效融合产出第一批标志性成果。2022年,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的提质升级,共享自治区枢纽平台和核心应用,购买服务和新技术支撑,全面贯彻自治区打造“互联网+”教育资源共享、创新素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校园党建思政、现代教育治理示范区五项任务,完成二十项建设内容努力实现管理服务信息化、数字校园规范化、教学资源网络化、自主学习智能化、信息应用普及化、教学育人多元化“六化”建设目标。

1.贯彻打造“互联网+”教育资源共享示范区。依托信息化达标校升级建设数字化智能学校。②构建网络扶贫同步课堂和直播输出教室,为优质资源共享和精准资源入户夯实基础工程。③配置在线学科社区,遴选骨干教研力量,建立名师在线直播和教师便携式智能工作站,为资源内容精准投放提供技术和机制保障。④开展全学科智能教学模式基地校及基地学科常态化运营和精准资源库建设。⑤通过运营服务拓展各级各类网络学习空间的纽带连接和任务协作,通过教育大数据挖掘创新应用成果,评估督导“互联网+教育”的数据实证。

2.贯彻打造“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示范区。⑥通过宁夏教育云和海原县机构空间的共享延伸建设,形成完整的海原县县校一体化的智能教育生态,满足全县师生、家长及管理者教学、教研、教务的管、督、评、改常态化应用。⑦试点全数据化智能教室,推广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质量和评价的效能效果。⑧集约资源建设全县共享的人工智能实验室、VR资源共享教室、steam科学教育大课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生态。⑨按照新课标,利用计算机教室,开展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和师资培养工程。⑩开展课堂教学范式改革建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推广听、说、读、写、问、创、讲的翻转智课工程。

3.贯彻打造“互联网+”教师队伍建设示范区。⑪依托自治区国培、省培和县培计划,遴选一批县“互联网+”领导机构成员、骨干校长和骨干教师联合高校、大型企业、行业专家共同提升宣讲示范领航的领导力。⑫深度应用智能教师助手,推广教学评、测、练应用技能竞赛,有效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提高教师工作效能。⑬申报建设一批人工智能试点校,建设全数据化人工智能教室和人工智能实验,按学科装备智能教师便携移动式工作站。⑭建设智能化课堂学程管理和评价系统,将人工智能用于教师教学质量监测,汇聚全过程数据,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大力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与清华大学全球人工智能实验室、教育部未来教室课题组、固原师范学院等机构、企业合作,共建海原县人工智能教师发展中心。教育大数据建设和应用督导工程,通过在线化网络数据留痕,建立师生在线化信息化素养提升工程考核评价机制,将应用效果、服务效果、数据实证列入监察督导考核体系,对项目单位、建设单位及服务合作单位实行双向绩效考核。

4.贯彻打造“互联网+”学校党建思政示范区。依托宁夏教育云平台及省级统筹的自治区、市、县、校四级联动的“智慧党建”“智慧思政”平台,整合优势特色思政教育资源,深入实践创新常态化应用,进一步提升党建思政课程的引导培育作用,建设面向全体师生、家长的“互联网+”党建思政学习空间和相应系统和资源,以常态化主题活动为抓手,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思政课程的吸引力和学生学习质量,推进知党亲、感党恩、党史故事、党员先锋典范等常态化系列教育,实现对党员发展、学习、教育、考核、监督的全过程服务,重点建设“党建”“思政”红色网络阵地,依托自治区级“智慧党建”“智慧思政”平台,通过深度应用向全县教育系统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提供精细化服务,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治教及德育建设,大力建设党建示范点网络工作室及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网络工作室,在优秀教师队伍中培养党员,在党员队伍中培养优秀教师,加强网上党员学习教育培训,实施常态化党建思政活动,通过党建思政创新实践应用,使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加强。

5.贯彻打造“互联网+”现代教育治理示范区。建设并完成基于大数据的教师评价及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记录体系,完成学生学业及素养、身体健康评价体系建设,深入挖掘教育大数据在教育管理方面的决策支持作用,着力解决教育管理的热点、难点和痛点问题,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和教育治理能力。以学生为中心建设并完成区、县、校管理者、教师、家长共育的信息化环境,配备资源部署,力争通过2019-2022的建设周期,初步形成“互联网+”现代教育服务和供给新模式。以人为本,新技术和服务支撑,云平台和网络空间筑基,政策机制全面保障,在全国贫困县中形成示范引领。

二、重点工作

(一)优化教育服务数据平台。

1.深入应用宁夏教育云五大信息平台。按照自治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目标任务和海原县建设工作要求,认真梳理网络信息条件现状,明确目标、补齐短板、优化环境、改善条件,深入应用五大资源平台。利用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和县、乡(镇)、村学校(幼儿园)一体化管理;利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承载优秀课程教学资源,推进县、乡(镇)、村学校(幼儿园)教学资源共享;利用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加强教师信息素养教育、专业能力发展培训、优秀教研交流互动、精品或示范课借鉴共享等“互联互通”;利用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创设网络学习空间,支持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兴趣拓展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发展研修等活动;利用党建思政工作平台,为新形势下的党建思政工作提供网络信息技术支持。

2.强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汇聚共享。根据信息平台功能属性,优化资源配置、体现平台“互联互通”功能,发挥网络信息技术支撑教育改革发展的积极作用。重点建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现教学模式创新、学习方式变革、教育质量提升。

2019年度

2020年度

2021年度

2022年度

1.开通县城中小学智慧校园平台。

2.教师教学助手应用达到80%

1.开通完善乡镇中小学智慧校园平台。

2.教师教学助手应用达到100%


优化宁夏教育云数据平台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

1.实现“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

2.基本实现智慧教室和网络教学资源在各学段、各学科全覆盖。

1)学前教育每年汇聚100件游戏范例,基础教育每年汇聚100件精品微课、100堂示范课、100堂德育精品课、100件同步教学资源、100件创新素养教育资源、100件传统国学教育资源,职业教育每年汇聚100件虚拟仿真资源,各级各类学校(园)每年汇集100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各级各类学校(园)汇集组织100场教学竞赛或优质教学资源评比活动。(2)利用四年建设期限,县城中小学(园)建成“四个一”多类型智慧教室(一个智慧教室、一个精品录播教室、一个“一托X”远程智能教室、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网络教室);乡(镇)中学和中心小学各建成“三个一”多类型智慧教室(一个智慧教室、一个精品录播教室和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网络教室);建成一个宁夏师范学院服务基础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协同中心。

牵头单位

教体局

配合单位

发改局 市管局  网信办


(二)有效实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覆盖行动。

3.强化网络学习空间培训。完善网络资源库建设、发挥教学资源平台功能。鼓励支持教师积极应用网络空间开展课题研讨、教研互动、晒课评课、探究学习等活动;组织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空间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问题探讨等活动;组织要求校(园)长利用网络空间开展教育改革、管理服务、经验交流、学习探讨等方面的交流互动;帮助支持社会家长充分利用网络空间参与学校教学、学生学习、社会实践、生活成长等方面的交流访问。

4.普及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利用优质网络学习空间资源,广泛组织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评比大赛,推动教师应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学生利用网络空间资源开展学习,促进网络空间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质量。支持“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的多元互动,提供知识管理、资源共享、互动交流、自主学习、教师研修、教学管理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服务。

2019年度

2020年度

2021年度

2022年度

师生网络空间开通率达到100%

实现90%的教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学活动,85%的适龄学生利用空间开展学习活动、80%的适龄学生家长利用空间开展家校互动。

实现95%的教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学活动,90%的适龄学生利用空间开展学习活动、85%的适龄学生家长利用空间开展家校互动。

1.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实现全覆盖。

2.实现所有校长和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培训全覆盖。

组织开展优秀网络学习空间评选活动,引导和鼓励师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管理个人知识、共享优质资源、建设网络课程、促进师生交流,推进网络学习空间深入、创新应用。每年完成不少于900人次的校长、管理员和骨干教师县级以上培训,不少于2次的校级全员培训。

牵头单位

教体局

配合单位

发改局 财政局

(三)大力助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素养教育。

5.开展“互联网+教育”应用试点。2019年下半年起,在7所中学(海原一中、海原回中、海原职业技术学校、海原二中、海原三中、关桥中学、郑旗中学)和8所小学(海原一小、海原五小、李旺中心小学、西安中心小学、三河中心小学、李俊中心小学、贾塘中心小学、史店中心小学)开展“互联网+教育”县级应用试点,并根据试点工作开展情况,推荐1-2所学校申报区、市级试点。2020年,总结试点经验,做好全面推广普及。

6.促进“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快速发展。建立健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创新素养教育机制,促进“互联网+”与创新素养教育的深度融合,利用“互联网+”打造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互动式“智慧教学”,通过翻转课堂、微课、在线互动课堂等形式,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亲子互动和家校互动,构建高效课堂,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7.建设中小学(幼儿园)创新实验室。加快建设中小学(幼儿园)创新实验室建设,利用创新实验室,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8.开展创新素养教育培训研讨活动。组织教师到灵武等创新素养教育开展较好的地区和学校观摩学习交流,加强县级培训和研讨活动,每年举办两期创新素养教育培训研讨互动,每期培训100人。

2019年度

2020年度

2021年度

2022年度

1.15所中小学开展“互联网+教育”县级应用试点,并根据试点工作开展情况,推荐1-2所学校申报区、市级试点。

2.建成7(海原一中、海原回中、海原二中、海原五中、海原一小、海原二小、海原一幼)创新实验室。

1.总结试点经验,做好全面推广普及。

2.在所有县城学校、乡镇中学和乡镇中心学校建设创新实验室。

3.培养400名创新素养教育种子教师,各学校开展创新素养教育培训互动,组织种子教师对辖区教师开展创新素养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培训。

400名创新素养教育种子教师到各学校开展创新素养教育培训互动,组织种子教师对辖区教师开展创新素养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培训。

1.形成一批课堂教学改革成果,以创新素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综合改革取得突破,师生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2.全县所有村级完小以上学校建设创新实验室。

3.互联网+教育”应用试点学校总结经验,做好全面普及推广活动。

1.每年建设3所“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示范学校,5个名师网络工作室,10堂创新素养教育精品示范课。2.促进“互联网+”与创新素养教育的深度融合。3.加强县级培训和研讨活动,每年举办两期创新素养教育培训研讨互动,每期培训100人。

牵头单位

教体局

配合单位

发改局 财政局  市管局  网信办

(四)加快推进“互联网+教育”达标县数字校园建设。

9.开展数字校园达标建设。积极争取区、市支持,加快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普通教室、学科实验室、综合实验室、图书馆(室)等基础设施环境的信息化改造升级。加快农村学校录播室建设,在百人以上学校建设智慧教室,推动乡村学校实现数字化网络全覆盖促进精品课程、远程教学、交互式教学建设。

依托宁夏教育云建设在线课堂系统,构建海原在线课堂的建设与资源共享机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目标,扩大我县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通过网络平台,使开不齐课、上不好课的薄弱学校与拥有相对丰富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同上一堂课。到2022年,逐步在所有学校开设“在线课堂”,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促进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2019年度

2020年度

2021年度

2022年度

1.开通海原一小等11所智慧校园试点学校。

2.为中小学建设42套智慧教室,实现县城和乡镇中心学校智慧教室全覆盖。

3.县城中小学拖动乡镇中小学在线互动课堂常态化应用。

1.全县所有村级完小以上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达标。

2.村级完小在线互动课堂接收端全覆盖。

3.乡镇中小学拖动村级完小在线互动课堂常态化应用。

1.开展数字化校园应用评比活动,实现数字校园应用常态化

2.教学点在线互动课堂接收端全覆盖。

3.县城、乡镇中小学拖动村级完小教学点在线互动课堂常态化应用。

1.深化数字校园应用,实现数字校园应用常态化、特色化。

2.基于在线课堂系统进行常态化教学和教研。

牵头单位

教体局

配合单位

发改局 财政局  公安局  网信办  各学校

(五)利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

10.开展教师智能助手创新应用。将教师智能助手应用情况与教师日常绩效考核、评优选先等挂钩,引导和激励教师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家校互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心理辅导、学业减负等方面积极应用智能助手,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11.推动教师智能研修全覆盖。充分利用自治区智能化研修平台,开展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提升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信息素养。实施分类分层培训,支持教师资助选学,先从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入手,逐步延伸到所有教师。到2022年,实现培训全覆盖。

2019年度

2020年度

2021年度

2022年度

1.70%的教师在常态课上使用宁夏教育云等平台优质数字资源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2.开展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

3.完成180名校长、管理员和骨干教师县级培训。

4.开展在线课堂专项培训。

5.开展互联网+教育信息化竞赛活动。

6.开展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活动。

7.开展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1.90%的教师在常态课上使用宁夏教育云等平台优质数字资源有效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开展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

3.完成166名骨干教师县级培训。

4.开展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5.开展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活动。

6.开展互联网+教育信息化竞赛活动。


1.100%的教师在常态课上使用宁夏教育云等平台优质数字资源有效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开展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

3.每所学校(农村以中心学校为单位)培养2名学校网络的基础管理人员。

4.开展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5.开展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活动。

6.开展互联网+教育信息化竞赛活动。

1.深化数字资源在教学活动中应用,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开展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

3.开展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4.开展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活动。

5.开展互联网+教育信息化大奖赛。

6.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次达到要求。

1.引导和激励教师积极应用智能助手。2.充分利用自治区智能化研修平台,开展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力提升培训。3.实施分类分层培训。

推动教师智能研修全覆盖。

牵头单位

教体局

配合单位

人社局 财政局  网信办

(六)建强网上党建工作阵地。

12.实现党建工作智慧化。利用好自治区“智慧党建”信息化平台和手机客户端,向全县各学校和全体党员提供精细化服务。加强党员干部互联网技术应用能力,通过培训授课、专题教育等方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融入互联网,熟练掌握网络办公、网络服务方式,增强党员干部精确掌握民众诉求、了解网络舆情,鼓励党员干部积极与网民沟通,倾听网民呼声、征集网民民意、回应网民诉求,提高与网民互动能力。建立完善的党员信息网络管理平台,打造党员信息资源库。实现党员信息、党员动态、党组织关系转接、党费收缴、党员考察等管理模块分化,促进党员管理信息化。利用智能技术开展网上“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等活动,提高党建工作效率,促进抓党建责任落实。

13.实施“党建网络工作室”计划。落实“双百头雁工作室”创建计划,到2020年,建设海原二中、关桥中学、海原一小、海原三小、甘城一贯制学校5个县级党建示范点网络工作室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网络工作室,并遴选推荐申报自治区级党建示范点网络工作室。到2022年,将县级党建示范点网络工作室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网络工作室各扩展到10个。

2019年度

2020年度

2021年度

2022年度

建设1个县级党建示范点网络工作室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网络工作室。

建设5个县级党建示范点网络工作室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网络工作室。遴选推荐申报自治区级党建示范点网络工作室。

5个县级党建示范点网络工作室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网络工作室为模范。建立更多工作室。

将县级党建示范点网络工作室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网络工作室各扩展到10个。

1.利用好自治区“智慧党建”信息化平台和手机客户端。2.加强党员干部互联网技术应用能力。3.建立完善的党员信息网络管理平台。

牵头单位

教体局

配合单位

教育工委 组织部  宣传部

(七)增强线上线下立德树人合力。

14.用好网络思政平台。充分利用全国“易班网”和自治区“益思网”,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网络育人全过程,推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等资源上网上线,提升德育课质量。开展网络文明进校园、校园网络文化节、网络优秀作品推选展示等网络文化建设活动,鼓励广大师生参与网络文化作品创作,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15.实施网络育人试点工作。支持13所中学(海原一中、海原回中、兴海中学、海原二中、海原三中、海原四中、海原五中、三河中学、关桥中学、郑旗中学、李旺中学、高崖一贯制学校、树台一贯制学校),9所小学(海原一小、海原三小、海原六小、高崖一贯制学校、树台一贯制学校、李旺中心小学、三河中心小学、红羊中心小学、西安中心小学),2所幼儿园(海原三幼、文昌幼儿园)开展网络育人试点工作,并逐步向全县推广。到2022年,打造一批形态丰富、主题鲜明、技术先进、服务全面的新型网络育人学校。

2019年度

2020年度

2021年度

2022年度

1.充分利用全国“易班网”和自治区“易思网”。

2.开展网络文化建设活动。

3.支持13所中学、9所小学、2所幼儿园开展网络育人试点工作,逐步向全县推广。

1.充分利用全国“易班网”和自治区“易思网”。

2.开展网络文化建设活动。

1.充分利用全国“易班网”和自治区“易思网”,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既“键对键”又“面对面”。

2.持续开展网络文明进校园、校园网络文化节、网络优秀作品推选展示等活动。

1.打造一批形态丰富、主题鲜明、技术先进、服务全面的新型网络育人学校。

2.培养一批领军型网络教育名师和校园网评骨干队伍。

牵头单位

教体局

配合单位

教育工委 人社局

(八)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16.深化教育治理大数据应用。不断深化教育决策与互联网的融合,利用国家、自治区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各类教育数据的采集、汇集、分析,实现各类教育运行状态动态监测、全面管理、科学决策,不断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17.加强教育管理督导服务。2019-2020年,利用自治区重大教育工程项目实时监测系统化和校园安全隐患排查系统,加强教育工程项目监测管理,降低项目实施风险,完善校园安全管理与应急指挥体系,提升校园安全管理和防护能力。推进教育类证照电子化和信息资源共享公用,优化审批服务流程,实行政务服务网上统一申请、集中办理和全流程监督。

2019年度

2020年度

2021年度

2022年度

1.开展教育云管理平台和资源平台融合应用工作,利用自治区教育管理数据统计与分析决策系统,开展“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治理。

2.利用自治区重大教育项目实时监测系统化和校园安全隐患排查系统,加强教育工程项目监测管理。

3.推进教育类证照电子化和信息资源共享共用。

提升自治区教育管理数据统计与分析决策系统应用水品,有效支撑教育科学决策,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持续提升自治区教育管理数据统计与分析决策系统应用水平,有效支撑教育科学决策,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1.形成大数据辅助的教育科学决策和教育治理机制。

2.建成全县教育发展量化监测、分析评估的智能化教育管理督导体系,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牵头单位

教体局

配合单位

政府办 网信办  发改局

(九)推进网络精准扶智行动。

18.推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惠及全体师生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化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常态化应用,发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开展联校网教,城区优质学校和乡村对口学校、乡中心校管辖范围内优质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之间,实现“网上结对、线上牵手”常态化活动全覆盖。实现“互联网+”条件下的县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缩小城乡、校际差距,形成覆盖基础教育阶段各个学段、学科的生成性资源体系。

2019年度

2020年度

2021年度

2022年度

积极争取区、市支持,启动在线互动课堂建设,并探索引用。

实现在线互动课堂建设县域内学校全覆盖,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同步上课、数据互动、一体评价。

持续推进在线互动课堂应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

完善在线互动课堂应用机制,形成典型应用模式,推进深入应用,整体提升全县办学质量。

牵头单位

教体局

配合单位

网信办 人社局  扶贫办  财政局

(十)加强网络安全保障。

19.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加大教育信息化系统的安全管理力度,加强网络安全保护工作,提高网络安全保护等级和主动防范能力。加强基础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不断提高对恶意攻击、非法入侵等行为的预防和应急响应能力,保证基础设施、设备和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采取有效的内容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有害信息传播。逐步建立和完善安全绿色互联网环境的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

2019年度

2020年度

2021年度

2022年度

1.加大教育信息化系统安全管理能力。

2.加强基础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

3.逐步建立和完善安全绿色互联网环境的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

实现网络态势可感知、网络攻击可预判、网络事件可管控,学校网络安全工作水平大幅提升。

牵头单位

教体局

配合单位

互联网三大运营商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府“互联网+教育”建设主体责任,成立县“互联网+教育”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互联网+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研究制定工作方案,落实支持政策,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总结推广经验成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建设工作具体事宜和技术咨询与相关服务工作。各级各类学校要设立“互联网+教育”工作机构,负责落实学校各项建设工作。

(二)加大经费保障。按照“政府主导、多渠道投入”的原则,建立教育信息化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切实加大对“互联网+教育”的投入。在争取自治区支持的同时,加大县财政对“互联网+教育”的经费投入,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和参与“互联网+教育”建设和服务,形成多渠道筹集“互联网+教育”资金的投入保障机制,协同推进“互联网+教育”建设。加强项目管理和经费监管,加强对“互联网+教育”建设经费的合理运用和管理,规范项目建设。实施“互联网+教育”经费投入绩效评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效益。

(三)强化督导考评。县委、政府将“互联网+教育”工作纳入对相关部门的工作目标考核。教体部门要将“互联网+教育”工作纳入校长任期目标和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定期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突出信息化基础建设、管理机制和应用水平三个重点领域,科学量化信息化建设标准,充分发挥督导考评的重要推动作用,促进全县“互联网+教育”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方向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 国家及部委网站 各省区市政府网站 自治区各部门网站 宁夏各市县政府网站 中卫市各部门网站
返回顶部